【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主办: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ISSN:1001-6058
CN:31-1563/T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被引频次:9745
数据库收录:
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7-2018);期刊分类:水利建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情系海洋破万浪迈向深蓝铸梦想记哈尔滨工程大

来源: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办公室 他代表了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承上启下的一代人。艰难的岁月里,他曾在先辈的潜移默化下,学会了默默耕耘,夯实基础;而在中国海洋事业迎来发展春天的时刻,他又带

在办公室

他代表了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承上启下的一代人。艰难的岁月里,他曾在先辈的潜移默化下,学会了默默耕耘,夯实基础;而在中国海洋事业迎来发展春天的时刻,他又带着满身积蕴,领着年轻一代,乘风破浪,去探索海洋新的未来——

虽然一生中经历了很多事情,参加过很多会议,但对段文洋来说,近年来最让他难忘的一件事情,就是参加了2009年在伦敦举办的IMO国际海事组织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谈判。

在这次会上,以他为技术代表的中国船舶工业专家团队,运用他多年在船舶耐波性理论计算船舶波浪增阻方面积累的居于国际前沿的丰富论据,推翻了日本专家提出的一套按照他们的算法计算船舶能效性能的设计方案,避免了中国造船业在制定国际通行的船舶设计能耗标准时受到的冲击,为维护国家利益发出了“中国声音”。

“我并不是一名政治家,而是一名纯粹的技术学者,只知道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但我确实因自己多年所学能为自己的国家做点贡献而感到高兴。”“勤来半生学,常为祖国忧”。这或许,就是段文洋多年躬身耕耘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作为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领域的中坚一员,近年来段文洋在专业领域取得的系列创新成果,以及他在推动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他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绩,为业界所共识。

谈经历:沐浴师恩完成人生蜕变

有谁会想到,这样一位在专业领域里出名的海洋船舶专家,最初与海结缘却显得有些“误打误撞”。

时至今天,段文洋身上依然还有着农村娃那份特有的纯朴和爽朗。他出生于1967年,河北人。凭借聪颖的天资和辛勤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一跃成为天之骄子。

“因为是从农村里出来的,填报志愿时对学校和专业都不了解,所以征询了一下周边大家觉得比较懂的人的意见,我告诉他我只有一个最朴素的想法,就是要离开农村。他说那要不你就选船舶工程吧,学跟海洋相关的专业至少你应该不用再回到农村。又因为天大是当时华北一带数一数二的理工科学校,所以就这样上了天大海船系船舶工程专业。当时第一选择填的是船舶,第二是内燃机。现在想想命运有时候真是充满戏剧性。当初给我意见的人或许也不是很了解船舶这一专业,而且天大当时最好的专业不是船舶反而是内燃机。但如今回头看,这一选择也不坏,我就是一颗螺丝钉,到哪里就在哪里发光……”回忆起当初填报志愿的趣事,段文洋还忍不住拿自己的经历调侃一番。他说自己最幸运的事就是总在人生十字路口遇上引路人。而这,在后面的经历中也多有体现。

就这样,一个怀抱纯朴梦想的农村娃,误打误撞地与海结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专业、对那片海的深情也日渐升温,从此再没离开过。秉持一贯勤恳扎实的作风,在天大的几年时间里,他的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三名。本科毕业在即,他拿到了推荐读研的名额。又在师长的推荐下,慕名前往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深造。那里,是影响他一生的地方——

“脚踏白山黑土,胸怀万里海天……”这是一座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的学府。这里不仅是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等国内重大科研成果的孕育基地;而且还是很多海洋工程人才的孕育摇篮。这里既有白发苍苍、品德高尚的学术巨匠;也有兢兢业业、循循善诱的名导恩师……

当背着一身简单行囊,只身搭火车北上的“农村娃”段文洋置身在这所巍巍学府,立即被它的气韵深深吸引,但他的寻师之路并不是很顺利,不是中意的导师不招收研究生,就是专业方向不对。好在一位师兄的话提点了他。这位师兄建议他追随专业领域的名师——贺五洲教授。但贺老师的专业是段文洋相对较弱的流体力学。“不会你可以学嘛!”一句话点醒了段文洋。是的,不会可以学,只要有心总能学明白。从此,这句话成了带他攻克一个又一个未知难题的精神指引。

至今,段文洋还记得很清楚。那天,他只身前往贺老师的家里,言辞恳切地告诉他:“我想跟您学流体力学,虽然我自认为原来基础不是很优秀,但我很想把它学明白……”贺老被他的诚恳和信心所感动,决定将他收归门下。这是一位出了名的细致严师,在他的指导下,段文洋进步很快,迅速在这一领域夯实了基础。

在段文洋的研究思路和哲学思辨逐渐成型之际,他很幸运地遇上了人生旅途的又一位重要恩师——戴遗山教授。他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在国际水动力学界享有盛誉,在长达半世纪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在段文洋的记忆深处,戴先生亦师亦友,不仅治学严谨,而且对他的生活也关怀备至。在他的影响下,段文洋对专业领域的国际前沿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文章来源:《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网址: http://www.sdlxyjyjzzz.cn/qikandaodu/2021/0303/539.html


上一篇:超临界环己烷水平管内水动力学多值性研究
下一篇: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