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根据计划,我国将于2020年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而到时候,我们将不再受GPS的限制。中国卫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前赴后继,其中就包括郭永怀,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一位为中国核弹,氢弹和卫星实验工作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却因为飞机失事最终遗憾牺牲。
1909年,山东荣城的一户农家里,郭文吉夫妇迎来了自己的第四个孩子,虽然家里清贫,郭永怀从小便与其他农村娃儿一样学会了放牛砍柴,但是郭文吉夫妇却和其他农家夫妇并不相同,从小疼爱孩子的郭文吉看儿子从小天资聪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样成为农民在农田里劳作一生,10岁的时候就送郭永怀去了自己的本家叔叔办的学堂里读书。郭文吉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开明,造就了物理学界的一位巨星,17岁那年,郭永怀没有辜负自己父亲的希望,从小小的学堂,直接考入了青岛大学附中,成为四乡八里第一个公费中学生。
左一郭永怀
由于对数学的专长和对光学的爱好,他成功考入了南开大学理科预科班,然而学校的学生却嫌弃郭永怀出身贫寒,满身土气,不愿与他为伍。然而郭永怀并没有自暴自弃,他团结了一批与他一样出身贫寒的同学,成立了一个读书会——微社。大学期间,郭永怀凭借对物理的热爱与刻苦专研,成功转入南开大学本科学习,这个时候,他遇见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位伯乐也是良师——南开大学著名教授顾静薇老先生。自此,郭永怀终于踏入了物理世界的门槛,开始自己的漫漫求索。在两年之后,顾静薇觉得郭永怀的潜能无限,便将郭永怀推荐给了北京大学的饶毓泰教授,饶毓泰教授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先驱者。在顾、饶二位导师的精心锤炼下,郭永怀打下了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
时光如梭,转眼就到了1937年,这是中国最为屈辱的一年,山河破碎,百姓罹难,尸横遍野,郭永怀不甘只躲在书斋之中,他想要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驱除日寇,光复中华。他亲眼目睹日军飞机将华夏大地炸的满目疮痍,痛心疾首,感到唯有大力发展航空工程才是最为实际的救国之路。郭永怀冒着炮火,踏上了千里行程,只身从山东前往云南的西南联合大学学习流体力学。
1939年,郭永怀看到了一丝光明,国家招收中英庚款留学生,力学专业招收一人,渴望进一步深造的郭永怀参加了考试,最终与钱伟长、林家翘三人都以总分均超过350分的高分一起被破格录取,然而,从鸦片战争开始,饱受屈辱的中华儿女在外国人眼里不过如一只断脊之犬,前往海外留学的22人竟然是用的日本护照,满怀悲愤的郭永怀感到收到了鄙夷与屈辱,为了维护国家尊严,22人悍然下船,
在经过8个月之后,郭永怀最终才得以留学加拿大,郭永怀为了尽快学到知识,将满腔热血投入研究学习之中,仅仅半年,他就获得了数学硕士的学位,在加拿大完成了学业后,郭永怀1941年5月进入加州理工大学,师从素有“航空之父”之称的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von Karman),研习空气动力学。在这里,他遇到了之后影响他一生的知己师兄——钱学森。
当时国外的航空工业虽然已经颇为发达,其标志之一就是飞机的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700公里。可是,当飞行速度接近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每小时1200公里)时,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飞机受到的阻力剧增,支撑飞行的升力骤降,舵面失灵,头重尾轻,甚至机翼、机身都会发生强烈震动。人们称这个跨声速难题为“声障”。郭永怀决定选择跨声速难题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并在1945年一举拿到了博士学位。然而郭永怀觉得还并不不够,他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深化研究,有数学基础的他为此还创造性地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方法,钱学森把这种方法命名为“PLK法”。